湖北荆州传统葬礼,论习俗还得数古城

葬礼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殡葬习俗,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到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小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尽管各地都有自己的葬礼文化,但大体习俗还是比较一致的,接下来天顺祥殡葬小编给大家谈一下,荆州人的丧葬习俗。

荆楚民间丧葬习俗,从逝者停止呼吸开始,便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他们分别是:

其一、烧“落气纸”:当直系亲属确定死者亡故之时,就要用瓦盆置于灵床前,在盆中焚烧黄烧纸或其他纸钱,意为让死者的亡魂“持币上路”。

其二、净身:净身也称“洗丧”,死者直系亲属打一盆清水,用白布帕给死者擦洗躯体。擦洗时通常以“三袱子”为限,也即将布帕用水浸湿三次,也称“三把”,一把抹头脸、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脚跟。

其三、换衣:给死者换上干净的衣裤鞋袜,如果是青壮年死亡(上有父母者),手臂上应戴黑纱;老年人的裤带用白棉线合股系扎,合股线支数以其年龄而定,老年人换衣称“穿寿衣”。

其四、开吊:把死者台上灵床,置于灵堂白布帐幔之后,供桌上放置烛台、香盆及死者的遗像。直系亲属女眷一边哭一边诉说死者的生平,内容多为死者一生经历的磨难,声音凄婉动人,感天悲地,谓之“哭灵”。亲友前来祭奠,进门前先放一挂爆竹,丧家也要燃放爆竹以示应答。吊客上香,通常以三炷香为限、或鞠躬致礼、或跪拜叩头,开吊完毕,由死者直系亲属中的男性晚辈在灵堂左侧跪拜答谢,称“孝子谢”。

停灵时间以单数为限,三日、五日或七日不等。开吊期间,有的延请僧、道做法事以超度亡魂;夜间还聘邀专门的民间艺人来唱“丧鼓”,其鼓词多为民间神话故事。吊客所送“祭仪”多为布料,须写好挽签悬挂于灵堂两侧,称为“挂祭帐”。

其五、出殡:出殡既送死者前往墓地,抬死者上路之时,称之为“起灵”。起灵时,孝子需将焚化纸钱的瓦罐掷碎在灵堂供桌前,称为“甩盆”。抬灵床多为八名精壮汉子,死者亲属须排除在外。出殡也称“送葬”有的请道士执桃木剑在前“开路”,孝子则披麻戴孝躬行于灵床(或灵柩)前引导,众至亲好友一路将其送至墓地。送葬队列行进途中,有亲友在道旁设香案“路祭”的,孝子须下跪答礼。

其六、设灵与圆坟:亡者落葬后,家中应设灵位于厅堂左侧,称“设灵”;三日后亲人去坟前祭扫,称为“圆坟”。以死者去世之日算起,亲人在每一个第七日应在灵位前点烛、燃香,举行祭奠仪式,到第五个“七日”为止,称为“做五七”。三年孝满,将灵位焚化,谓之“除灵”。

文化总有一定的时代性,殡葬文化也不例外。从殡葬习俗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殡葬改革,移风易俗,一些传统习俗也得以改变。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网络祭祀逐渐成为殡葬文化中快速发展的新方式。

湖北最繁杂、最丰富的葬礼仪式

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对湖北各地的葬礼仪式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尽管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丧葬仪式,但大体都是通过不同的仪式活动,让死者放下对世俗生活的依恋,走向生命的另一个世界。

在各类丧葬仪式中,耗时最长、人员最复杂、仪式最繁缛、项目最丰富的仪式,要数对逝者进行“灵堂祭拜”了。不同逝者的“灵堂祭拜”与当地风俗习惯、丧家经济状况及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谈一下,湖北人最繁杂、最丰富的的葬礼仪式——灵堂祭拜。

湖北人的“灵堂祭拜”,通常包括数个不同的仪式,诸如道士道场、乐人鼓舞、村人参与、亲属配合等,有些地方还会请儒士主持仪式或请僧人做法事等。

在鄂北、鄂东地区,比较流行在葬礼夜晚唱丧歌或孝歌。鄂北地区的唱丧歌,往往因人、因地有所不同。亲人们用唱丧歌的形式,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追悼之情,歌词凄婉动人。

鄂东地区唱丧歌是媳妇们的专长,由于歌词是以“茶”为引,故当地人称之为“哭茶歌”。比较流行的“哭茶歌”为“哭七十二碗茶”,也有以月为引子的,当地人称“哭十二月”。

十堰一带的居民,有为死者“打待尸”的习俗。也即人死入殓后,丧主请来唢呐锣鼓班子,歌师围绕棺材吹打。打待尸有歌师起头,360句歌词、孝子一句一叩头,一步烧一张纸钱。

在西部秭归、兴山、巴东一带,有“转丧”的习俗。丧家在入夜时分开始闹夜,由丧鼓班子敲响锣鼓,吸引亲朋好友前来为死者吊丧。丧鼓班通常2-8人不等,主要响器是鼓,人多的会加锣和钹,有些还会加唢呐。转丧时要边打边唱边转,人越多场面越大越体面。

在屈原故里秭归,有“招魂”仪式的风俗,招魂通常在夜间举行。葬礼第一天白天祭家神,夜晚开始“招魂”,第二天白天迎铭旌,夜间游棺绕所,第三日白天辞祖、辞灵、遣铭旌、夜供三牲,行堂祭之礼。

鄂西土家族地区,有独特的“跳丧”风俗(跳撒叶儿嗬)。跳丧也是在夜间进行,先是一人打鼓并领唱,多人踏着鼓点相向而舞,边舞边唱。其舞蹈动作有模仿动物的、也有刻画生产劳动的,还有武术动作表演的,舞姿雄健刚猛,形象逼真。

鄂南一带的丧俗,多请歌师击鼓“坐夜”,保持着传统的“坐丧”习俗。亲友们上们围棺而坐,俗称“陪亡”,也有称之为“唱夜歌”。歌词内容多为死者生平、“二十四孝”等,一人领唱、众人和随,唱一段燃放鞭炮一挂,敲锣鼓一通。

绿色殡葬 文明乡风

殡葬改革是殡葬习俗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近年来,乐清市把推进殡葬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担当,推进新一轮殡葬改革。

尤其是2017年1月以来,乐清市针对长期以来丧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社会资源浪费的“千年陋习”,将丧葬礼俗整治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率先推行殡葬综合改革。农村丧葬习俗随之迎来重大变革,一场文明殡葬、绿色殡葬的改革由此展开。

如今,我市继续以深化巩固丧葬礼俗整治成效为基础,大力推行节地生态葬法改革,开展“三沿五区”私坟墓区园林式改造,推进骨灰堂建设,改革殡葬管理服务方式,全方位打造殡葬改革“乐清样板”。

济头村的“新生态”展新貌。郑剑佩 摄

生态化改造私墓

“坟圈遍山”不再有

乐清,正在彻底告别“坟圈遍山”的历史。

沿着温州绿色通道2号线行走,连绵的山峦葱茏绿意,仿佛表达着这座城市的青春与活力。

乐成街道济头村依傍在中雁荡山玉甑景区和黄坦硐古村落之间,是温州绿色通道2号线横贯东西的村落。站在济头村一片突起的山头,远眺前方,乐清市区一览无遗。脚下,是绿意盎然的草地和错落有致的景观苗木,两边的凉亭又相互对应,原来满山遍地的“椅子坟”,转身变成了一个小园林。

你可曾想到,1年前的这个山头,还是乐成街道“青山白化”的重灾区,在该村800多亩的土地上,遍布着700多座“椅子坟”,其中济头村至黄坦坑水库沿线道路旁50余亩地最为集中,有600余座,大量的坟墓成为旅游发展最大的“视觉污染”。

6月21日上午,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济头村生态墓改造工程工地,见门口堆放着大量的樟木,是用来建台门和走廊的。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一个老人正在园林里清理杂草。如今,“椅子坟”早已被绿草和石碑取代,石碑上逝者的名字依然醒目可见,墓碑采用了“互联网+移风易俗”方式,手机扫一扫墓碑上的二维码便能登录墓主的网上纪念馆,了解其音容笑貌和生平故事,实现网上祭奠、文明祭祀。

“乐清传统殡葬讲究入土为安,要想改变,确实很难。不过就算再难,我们也要迎难而上。”济头村村委会主任黄余胜说,“我们磨破了嘴皮子,但村民始终不为所动。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意第一个改造‘椅子坟’。”

“要想破解难题,村双委就要带头改造祖坟,我家祖坟不在第一批的改造范围内,不过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我第一个让挖机开过来改造。”黄余胜说,改造后的“椅子坟”仍在原来的位置,只是外面被绿草覆盖,村民看到后,都愿意改造,也非常支持改造。

自1月15日项目正式启动以来,济头村已完成300余座坟墓拆除、坟墓全覆土、生态墓碑设置,以及林区步行道基础建设,项目总投资300万元。

“济头村生态坟墓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后,市民政局和乐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多次到现场指导工作并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必要性和政策红利,创推‘互联网+移风易俗’的新模式,”乐成街道事务办主任廖远强介绍,乐成街道仅用90天时间就完成了300余座“椅子坟”的生态化园林式改造,坟山变公园,实现了坟墓生态化园林式改造的又一个速度。同时,乐成街道还动员街道工作人员以植树的方式为坟墓生态化改造助力。

随着乐成街道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道路设施建设投资加大,需治理的私坟也不断增多。为此,街道殡改中队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从严管理,实行“管理”和“治理”相结合,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不断强化执法手段,努力消除“青山白化”现象。

如今,乐成街道青山白化治理工作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打出生态化、智能化、集约化、动态化等系列组合拳,把更多的青山绿水留给后人。

建设公益骨灰堂

绿色殡葬破陋习

一直以来,乐清大力推行公墓安葬改革,有效遏制了乱埋乱葬现象,也带动了“青山白化”治理。尤其是近两三年来,随着乐清殡葬改革的推进,安葬由“入土”到“入室”转变,是乐清亟待的殡葬方式第二次改革。

骨灰堂既节约了土地,又尊重了“入土为安”,近年来成移风易俗的新风尚。骨灰堂所能实现的“入土为安”是让逝者真正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建立起人与自然、城市与园林等和谐的生态环境。

6月21日下午,在清江镇江南村陡门头山坡上,一辆挖掘机在山坡上快速作业,大量的黄泥土从山坡输送到地面,山脚下的一辆挖掘机再将黄泥土转运到工程车上。“骨灰盒项目地下一层已经开挖,预计今年底就能建成。”江南村党委书记傅永乐说,前段时间去金华考察骨灰堂项目,觉得这个项目非常适合该村的实际情况,村里开了几次会议,项目就确定下来了。

多年前,江南村就建有生态公墓,但早已处于饱和状态。如今,村里老人过世,只能到外面购买公墓。“村里要重新建公墓,政策上不允许,也审批不了。而骨灰堂项目,弥补就近安葬的空缺。”傅永乐指着一张建设示意图说,项目占地4.7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按照园林式设计,非常美观大方,“项目引入后,村里以土地方式入股,每年可以有10%的分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我们带队去金华考察后,开了个座谈会,大家都认为骨灰堂项目很好。”市民政局相关人员说,骨灰堂项目不仅“生态账”优势明显,“经济账”也很突出。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常,一口坟墓直接占地近5平方米,100座就是500平方米,给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骨灰堂按照规划容积率来计算,每个骨灰格位仅占地0.2平方米,这样可以实现土地的最大节约化利用。此外还有一笔直接的“经济账”。当前,已实行在殡仪馆集中办丧,群众办丧的费用较以前已下降很多,基本上只在3万元左右,但是群众购买公墓墓穴仍是很大的支出,把骨灰安放在骨灰堂里,费用较购买公墓墓穴下降很多,可以进一步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

骨灰堂建设作为乐清殡葬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盐盆街道共有樟南村、樟北村两个公益性骨灰堂项目。

在樟南村的一块山坡上有一块3300平方米的工地,基础已经完工,土建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参观后带回来很多骨灰堂项目的图片和样品,项目美观大方,村民看后很支持,预计明年上半年就能投入使用。”樟南村党总支书记王金龙说,以前一场白喜事办下来,要花几十万元,而且攀比严重,大家意见很大,随着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村民支持力度也很大。

“两个骨灰堂项目都已开工,樟北村的项目7月底就能竣工,樟南村的项目10月份主体也能建设完成。”盐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倪孟盛说,两个项目顺利推进,都要得益于村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大家对移风易俗工作都很支持。接下来,盐盆街道对殡葬改革工作,因势利导,将政府主导、群众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积极倡导绿色、生态、环保的安葬方式,引导群众算好经济、土地、道德“三本账”,有效解决乱埋滥葬、滥占耕地、盲目攀比、重殓厚葬等丧葬陋习,减轻农民负担,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据悉,与骨灰堂相比较,公墓占地大,消耗土地资源多,同等规模墓穴公墓用地是骨灰堂的21倍,公墓建设一直这样下去,对环境压力大,对全市“七山二水一分田”用地现实压力、对山体破坏环境压力、对打造旅游大市负面影响更大。建造一对公墓墓穴的成本要1.5万元,而一对的骨灰堂格位成本只要5000元。据统计,1亩土地约可以建造公墓穴位150对,而骨灰堂的穴位可以达到3150对,我市常住人口130万,按每年6‰死亡率计算,一年死亡将近7000人,以骨灰堂代替公墓每年可以节省土地约22亩,节省民间资本3500万元。

今年乐清将大力推行骨灰堂建设,预计投入建设10个骨灰堂,以此大力落实推行更节约空间的安葬方式这件民生实事。

南塘殡葬新典型

节约资金两千余万元

节地壁葬、绿色树葬、诗意花葬、环保海葬……南塘镇江宅村虹南生命文化园的这些安葬方式,渐渐受到了市民的认可。近日,该园设计了海葬纪念广场效果图,其占地总面积约6亩,将为海葬故人的后人提供寄托哀思之处。

水声潺潺、音乐缭绕、绿树掩映、鲜花簇拥,让人仿佛置身江南园林,这是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在虹南生命文化园看到的一幕。该园的骨灰墙于去年下半年开工,今年3月投入使用,是目前全市第一个完工的在公墓场所进入的骨灰墙,可容纳600穴骨灰格。目前,已有百余人在骨灰墙内安葬。除了壁葬,虹南生命文化园树葬、花葬等回归自然、生态环保的安葬方式,也成了不少老人的心头好。

“坟墓看起来就觉得冰冷,后人前来祭扫,情绪也会受到影响。过世后若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没有烟熏火燎,走得也会安静清爽。”南塘镇的王女士说,骨灰只是后人的一个念想,没必要占太多的土地和空间,她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回归自然,有花草相伴。

南塘镇针对移风易俗工作丧事简办行动出台“九项举措”,如今丧事简办的理念深入人心。6月26日19时许,南塘镇57周岁的吴先生因病去世。昨日下午遗体在殡仪馆火化,今天上午出殡。期间,丧户家属只吃了便饭,出殡后摆了3桌简单家宴。“弟弟去世我只通知了近亲,我们不希望有太多人来吊唁,只希望让他安安静静地走。”吴先生哥哥告诉记者,这两天天气热,对家人来说,早一点送到殡仪馆火化,也早一点安下心来,“镇里工作人员给我详细讲解了办丧流程和要求,大部分事情他们都帮我安排好了。”获悉辖区有人过世,工作人员几乎半小时就能到达现场,做完死亡原因调查,给出死亡证明,再用线上方式帮他们预约殡仪服务,丧户基本上一趟都不用跑。

南塘镇(除小横床村)已全面实行集中办丧,在该镇若有人过世,前去殡仪馆吊唁的丧户亲属一般有四五十人。但该镇没有直达殡仪馆的公交车,需要在虹桥或者市区转车,再到达殡仪馆。特别是晚间,一些亲属赶着末班车回程,非常不便。现在一个电话就能预约定制公交,一辆车能容纳27名乘客,只要道路情况允许,公交会开到丧户家门口,把丧户接送到殡仪馆,而且定制公交夜间运行至20时,给群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该中心工作人员林炳贵说,按照以往办丧花费计算,5天需要40多万元,自“集中办丧”和“公交定制”实施后,整场丧事办下来只需花费2到4万元。今年,该镇已有66户人家办理丧事,共节约社会资金2400余万元,从根源上消除了丧事大操大办和扰民现象。

如今在远处望去,南塘镇山上基本已看不到坟墓。再往近处瞧,是一个个覆了土的墓碑,整洁有序。近日,部分村民在碑前种上了花,它们在阳光下随风招摇,一改昔日的阴森。原来,南塘镇制定了深化殡葬改革、治理青山白化实施方案,特别是对G15高速和104国道沿线的公墓、私坟进行绿化植树和覆土改造,合计绿化植树700余株。

据悉,该镇强力推进青山白化治理工作,加强对“三沿五区”视线范围内坟墓的生态化整治,坚决禁止新建、扩建、迁建等违规行为,并以“零容忍”的态度禁止新建私坟,对辖区范围内的新建私坟发现一处拆除一处。今年,南塘镇已生态化改造翻新坟14穴。

近年来,南塘镇根据全市殡葬综合改革部署,通过狠抓丧葬礼俗整治,提高服务,加强青山白化治理,大力推进节地生态葬法改革,打造了殡葬综合改革“南塘新典型”。

温州市党代表、柳市镇新桥村党委副书记高顺平:

近两年来,乐清的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取得成功,是乐清市党委、政府为群众做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党委、政府的引导、指导十分关键,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章作为指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等带头执行,“三个五”的出台给《村规民约》的修订提供了量化标准的参考依据,使得丧事管理更具可操作性,方便了村级组织执行和监管,实行集中办丧则有效地巩固了“三个五”整治成果。党委、政府已经把路子铺好,后续要把移风易俗工作持续做好,村两委、村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组织和群众自身要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作用,把殡葬改革工作坚持下去。

蒲岐镇移风易俗工作队员陈武:

两年多以来,一直工作在殡葬改革第一线,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群众态度的变化,一开始上门宣传时,群众比较抵触,对“三个五”和集中办丧等表示不理解,到如今,群众都是大力支持拥护,很多丧户都是第一时间报送丧情讯息,在我们上门为其办理手续的时候,都表示政府的政策好,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服务好,不用跑来跑去办手续,群众态度的转变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网友“九先生”:我市的殡葬改革,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丧事集中简化办理已成为群众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殡葬观念。但丧葬礼俗整治,治丧是前戏,治葬还是重头戏,全方位打造殡葬改革“乐清样板”,还需要在私坟墓区改造、生态葬法改革、推进骨灰堂建设等方面,加大改革推进的力度。笔者认为,对于治葬的深水区,还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推进,一概的对私坟墓区进行强制改造,势必造成较大的社会分歧,尤其是民间对祖先坟墓风水的信仰重视。这中间,遏制住私坟墓区规模的不断扩大、扼杀天价墓地墓穴的频繁出现,加快各乡镇、各行政村的骨灰堂建设是治葬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了解,乐清有几个村,去年已经在试点推进建设公益性骨灰堂,但目前其推进进度还是不够理想,试点范围也没有持续扩大。原因基本上卡在骨灰堂项目建设的落地上,可行调查、流程审批、选址评估、民意准备、资金落地、管理配套等一系列环节上,相关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拿出切实可行、清晰明确的整体方案,使得骨灰堂建设经验能在乐清,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复制。

网友“康康”:

记得几年前,一位年近九旬的亲戚对我再三交待,身边一些人的后事办得都太热闹了,自己的后事一定要简办,出门一挂鞭、随行十来人、乐队就一班、人情全不收。他怕子女不乐意,就一再嘱咐我,万一到那个时候,一定要按他的意思办,然后还要带动一批人。没多久,乐清市就推出了移风易俗的措施,丧事简办蔚然成风,这位亲戚便不再担忧。今年,乐清的移风易俗工作再深化,推行丧事集中办理、节地生态葬法等,群众的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厚养薄葬已成为社会共识。

网友“小飘”:

社会风气的改良绝非朝夕之功,移风易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水滴石穿的韧劲,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风气大多积习甚深,改起来并不容易。好在这两年乐清在移风易俗上下了大功夫,真功夫。白喜事互相攀比大操大办之风被及时踩了刹车,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在笔者看来,这是暂时的,仍有不少人持观望态度,以为这阵风一过,就会死灰复燃,转土重来。而打破这种幻想,就要持之以恒将移风易俗工作坚持到底。好在,乐清一直以来把移风易俗作为改变陋习的重中之重工作,相继推出了骨灰堂建设、节地葬法、生态化改造等系列组合拳,将移风易俗工作推向深水区。未来,政府部门还要把移风易俗当作一项长期性任务来抓,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着力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只要能够持之以恒抓下去,坚持不懈,必见成效。

市民陈女士:

这几年以来,乐清在丧葬陋习整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办丧费用下降了很多,减轻了群众负担,但是公墓的价格还是太高,群众在购买公墓方面的负担很重,特别是市区的群众,购买公墓都要花费好几万元。建议政府部门加大这方面的管理,同时加快建设公益性骨灰堂,减轻群众在“葬”方面的负担。

武汉市青山殡仪馆在第八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殡仪服务员职业竞赛喜获佳绩

11月1日-4日,第八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殡仪服务员职业竞赛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9家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等机构的112名殡仪服务员参赛。湖北省经过层层选拔,4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代表湖北省参赛。其中,武汉市青山殡仪馆、武昌殡仪馆职工李邓梦云、黄戈凭借优秀的职业素养、精湛的服务质量和沉着的比赛表现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湖北代表团喜获优秀组织奖。

近年来,武汉市殡葬服务行业在培育职工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上下实功,注重职工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锻炼,采取职业技能竞赛、职工轮岗交流学习、鼓励职工走出去参加各种培训、比赛等方式全方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将殡葬人的温情融入到服务中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努力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此次竞赛,四名参赛选手发扬“走出去、带回来”的精神,不仅向全国同仁演示了“冷暖”殡葬的优质服务,也通过比赛查找不足,吸取优秀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提升武汉市殡仪服务质量。

以民为本

为民服务

找服务对象索要香烟,新洲一殡葬业服务人员被处分

记者从武汉市纪委获悉,因服务态度恶劣,收受服务对象香烟,殡葬业服务人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郭建平,201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5月至今在新洲区潘塘街具体从事殡葬遗体运输工作。

2018年4月28日,郭建平在为新洲区潘塘街青山村村民提供殡葬服务过程中,对电子礼炮车租用价格含糊其辞,与服务对象沟通不到位,向服务对象索要并收受香烟。后被服务对象在全市“双评议”工作平台投诉举报,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办案人员介绍,郭建平因违反群众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执纪者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处于直面群众的基层一线,不但不履行好服务群众的职责义务,反而吃拿卡要、向群众索要财物,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最终难逃被追责。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坚决做到不忘初心、牢记宗旨,自觉严守纪律,扎实锤炼服务群众的过硬作风。

遏制青山白化!舟山启动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围绕新区发展需求,舟山市多部门合力启动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遏制青山白化现象,倡导生态文明殡葬,助推海上花园城市建设,这是8月24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的。

据介绍,该专项整治行动由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农林与渔农村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民宗局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将聚焦违规乱埋乱葬、乱建公墓、超面积建坟、跨区域销售等问题,整治范围覆盖全市殡仪馆、殡仪服务机构、公墓地、乡村公益性公墓地、医疗机构太平间、开展殡葬活动的宗教活动场所等。

现在起至9月底,舟山市将开展违建坟墓排查整治行动、非法占地建设殡葬设施排查行动、殡葬服务收费专项检查行动和其他殡葬领域(宗教场所殡葬服务、殡葬中介服务、停尸场、城区丧事活动、公墓违建运营)专项检查行动。以这“四大”专项行动为抓手,规范公墓建设和管理,强化殡葬服务、中介服务、丧葬用品市场和殡葬价格的管理,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专项整治行动比较细化,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将对辖区内特别是“一沿五区”(“一沿”指沿公路,“五区”指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旅游区、住宅区和开发区)私自建大墓、豪华墓等行为进行排查和清理整治,有效遏制青山白化现象。对殡葬领域强制和诱骗服务收费、垄断经营收费、不明码标价、不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对违规出售(租)农村公益性公墓墓穴(墓位)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将进行处理。

同时,以编制全市殡葬设施专项规划、建立殡葬设施建设联合审批机制、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殡葬管理服务政策制度“四大”长效机制为保障,科学制定殡葬事业长期宏观布局和目标,推进舟山市殡葬改革立法,营造“绿色殡葬”新环境。

青山殡仪馆女火化师 25年为逝者返还钱物饰品800余次

青山钢花村居民周先生接过青山殡仪馆工作人员递来的金戒指,放在手中摩挲着,忍不住红了眼圈。他告诉记者,这枚金戒指是奶奶的遗物,”人虽然不在了,但有她常戴的戒指留在身边,是个念想。”

在青山殡仪馆,有一本特殊的登记本,上面记录着那些从逝者身上取下的遗物,被重新返还给亲属。

这本登记本最初是由火化师刘锦秀提出设立,工作25年来,她义务加班近600个工作日,为逝者返还钱物、香烟、金玉饰品、存折800余次,受到逝者家属书面表扬、口头赞誉不计其数。

作为青山殡仪馆的女火化师,刘锦秀在一个普通人都谈之色变的岗位上,用真诚守望着每个逝者的尊严,她返还的不仅是逝者的物品,还是家属最后的念想。今年5月,刘锦秀被评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

我在这儿工作,是和妈妈并肩战斗

还没见到刘锦秀,已经听见她从走廊里传来的爽朗笑声。46岁的刘锦秀和记者想象的不太一样,画着淡妆,扎着马尾,身形纤瘦。从火化车间下班后,她脱去满是汗水的工作服,换上淡蓝色的衬衣,穿着彩虹条纹的运动鞋,热情地和记者聊起天来,工作了一上午的她看着颇有精神。她告诉记者,单位要求工作人员稍画淡妆,是给人以尊重。

谁也想不到,刘锦秀其实“女承母业”。刘锦秀的母亲严桃枝在青山殡仪馆工作了一辈子,是一名遗体整容师,80年代,她曾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我母亲获得过很多荣誉,她的奖牌、奖杯就摆在家里。”刘锦秀记得,小时候,母亲工作忙碌时,家里没人照看自己,于是,她常常被母亲带来单位,那时候,年幼的她便远远看着母亲为逝者更衣、化妆,最让刘锦秀动容的是,母亲工作时的虔诚与用心,让她对殡葬工作觉得亲切。

1993年,21岁的刘锦秀在母亲的鼓励下,也来到殡仪馆内勤组工作,负责为逝者整理服装和仪容。近两年后,又转到火化车间工作。

7年前,刘锦秀的母亲因病去世,刘锦秀悲痛万分,给母亲遗体进行火化的任务由另一位同事接手,但她还是强迫自己忍住悲伤,在火化车间里守护着母亲,送上最后一程。

这些年,她始终坚持在殡葬一线,她告诉记者:”在这儿工作,就是和妈妈并肩战斗。”

独立面对遗体,还是被吓得大哭

“你真的一点也没害怕过吗?”记者问刘锦秀,听到这里,她的眉头不由得抖动了一下,身体稍稍坐直,慢慢吐出几个字”说不怕那是假话。”

刘锦秀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独自面对遗体时的心情,”虽然那是童年见惯的场景,但拉开冰冷沉重的金属大门时,我还是放声大哭。之后的半个月,我吃饭时忍不住干呕,晚上也会被噩梦惊醒。”

刘锦秀为了战胜恐惧,反复回想姥姥去世时的场景,努力将面前的逝者想象成姥姥,满怀虔诚与尊敬地去为遗体登记、验对、消毒、整理,”一直给自己打气,这份工作是积德行善,不能随便就放弃!”又过了半个月,她独自面对遗体时,少了恐惧,多了几分坦然。

名表、现金一样不少,如实交还家属

“逝者的遗物是家属最后的念想,我们必须如实返还”。刘锦秀记得,有一次,她和母亲将逝者旧衣物倒在坑里烧毁,母亲用棍子拨动时突然发现”拨不动”,刘锦秀赶紧扑灭火,两人发现,逝者衣服口袋里有不少黄金饰品,刘锦秀将饰品小心翼翼地取出,用布包好,交给当班领导返还家属,家属感动不已。

又一次,刘锦秀在一位女性逝者的腰间发现别着1000多元现金,还在逝者贴身口袋里发现存有上万元的存折,返还家属后,家属给殡仪馆写来感谢信。

按照殡仪馆的工作要求,为遗体整理服装和仪容前,工作人员需让家属确认逝者身上有无首饰、有无现金,随后签字。”但他们因为过度悲伤,往往不会细心检查遗体”,刘锦秀说,从那之后,她只要在逝者身上发现现金、首饰、手表等贵重物品,就立即交给当班领导,由领导交还给逝者家属。

刘锦秀冒出一个念头,为什么不用专门的册子记录下所有归还的遗物?她的建议得到采纳,多年来,一叠特殊的档案簿记录下那些遗物:价值不菲的名表、厚厚一沓近万元的现金、30多万元的股权凭证……它们都完好无损地被交到家属手中。

看寻人启事成习惯,帮无名逝者”回家”

有一年夏天,殡仪馆从青山江边接来一具无名逝者的遗体,刘锦秀注意到,这名女逝者长发及腰,穿着白球鞋,面容清丽。

那时,刘锦秀住在鲁巷,每天要在街道口坐班车,一天等车时,她注意到电线杆上一则寻人启事,”我当时一看,走失女子的身形颇与无名逝者相似,说不定是她。”刘锦秀立刻记下家属的电话,回到殡仪馆,再与逝者核对后,向领导说明情况,打电话联系到家属,家属赶来确认了逝者身份,虽然悲痛万分,但再三对刘锦秀表达了感谢。

从那之后,刘锦秀一直告诫自己,要做有心人。殡仪馆经常会有无名逝者,为了尽快帮他们寻找家属,她和同事们都养成了四处看寻人启事的习惯,走在路上无意识地就会靠近电线杆、告示板。”我们尽量帮他们找找,没准就找到家人了呢。”

青山殡仪馆负责人说,去年6月,通过别人转发的寻人启事照片,他们也辗转为馆内一位无名逝者找到家属。

年底实现集中办丧全覆盖!节约社会资金40亿元

2019年,我市将新增11600张养老床位、新建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0个,实现鹿城、龙湾、瓯海等主城区街道集中办丧全覆盖,力争节约社会资金40亿元……3月6日上午,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18年民政工作成绩,对2019年民政工作进行部署。

据悉,2019年,全市民政系统将以温州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为契机,以幸福养老“彩”夕阳、移风易俗“新”风尚、社会组织“强”参与、水库移民“真”安心、保障民生“好”福利、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等六大工程为主抓手,全面推动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养老服务工作方面,我市将加强机构建设。2019年,新增床位11600张,新增(立项、开工、续建、投用)养老机构29家。全市新建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0个,覆盖67.7%的乡镇(街道),力争至2020年实现全覆盖。还将提升服务功能,打造星级养老服务机构2617家,推进1788个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推动2972个养老服务机构以不同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其所需的医疗服务。优化老年人居养环境,为15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拓展为老助餐服务覆盖面,建成1365个为老助餐点,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一个中央厨房,通过“饿了么”等信息平台争取实现助餐服务全覆盖。

在殡葬改革方面,我市将全面推行丧事简办,到2019年底实现鹿城、龙湾、瓯海等主城区街道集中办丧全覆盖,其他县(市、区)覆盖率达60%以上;制定形成丧事简办统一标准,优化社会风气,杜绝大操大办,根除丧事扰民,减轻群众负担,力争节约社会资金40亿元。

同时,全力推进生态葬法改革、改造提升殡仪服务,实现“三沿五区”视线范围内青山白化整治率100%,力争海葬、树葬、骨灰堂(楼、塔)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比率3%以上,改造现有公墓,推动各县(市、区)各建成5座以树葬、草坪葬为主要内容的节地生态葬法示范墓园;2019年底前完成市殡仪馆综合改造提升工作,重点打造园林式、人性化殡仪服务环境。

此外,在民生普惠、基层治理等方面,我市将帮助1000户以上有条件的家庭实现脱贫,推进为老“一键通”工作,为全市80岁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特殊助急、主动关怀等养老服务;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开发建设智慧村务通平台,争取年内10%的村委会启用平台,做好龙港撤镇设市报批工作,高线目标为争取10月份前获批。

收费明码标价细化服务内容,武汉殡葬系统开展行风作风专项整治

为深入贯彻全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武汉市民政系统通过召开会议、制定措施、廉政谈话、自查自纠等形式,扎实推进行风作风专项整治工作。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召开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部署会。该区明确“强化殡葬服务市场监管、整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树立文明节俭办丧新风、严格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四个方面的相关要求。

汉口殡仪馆排查殡葬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七项措施”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做到所有服务项目收费有规可依,明码标价。坚持自愿选择,不强制服务,不“搭车”消费,杜绝违法行为。梳理价格公示栏目,对服务大厅电子屏、收费室公示牌等公示内容进行核对,确保全部公示内容与服务内容一致。坚持透明服务,简化服务项目名称,细化服务内容。坚持廉洁服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督与处罚力度。加强台账管理,梳理自营、外包服务项目。抓好整改,制定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武昌殡仪馆四项措施,强力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自查行动。严格落实绿色殡葬、惠民殡葬等工作安排,对殡仪馆内所有服务进行明码标价。青山殡仪馆通过加强学习、营造氛围、采取措施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落实。从加大收受馈赠整治、加大对信息安全的整治、加大不安全因素整治三个方面入手,做到信息准确,预约透明,接待热情,引导到位。

90后殡葬礼仪师

一大早,武汉石门峰陵园礼仪部的部长赵庆为一户丧户主持了殡葬礼仪仪式。这位“90后”殡葬礼仪师坦承,自己月收入5000元,没有很多人想象的暴利,工作也不轻松。

昨日的仪式上,赵庆身着西装,语调缓慢地引导家属缅怀亲人,请家属节哀、保重身体。这位24岁的小伙子从事殡葬礼仪师已有6年。他说,礼仪部13位殡葬礼仪师,大多数都是“90后”,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才22岁。

市民政局有关人士介绍,武汉殡葬礼仪师职业发端于2005年,当时只有石门峰、青山殡仪馆等少数几家殡葬单位开展了殡仪服务,总人数不到20人。随着人们对殡葬礼仪的认可,如今全市15个公墓和7家殡仪馆都开辟了殡葬礼仪,礼仪师总人数近400人,清一色都是80后、90后,大多数都是大学毕业生。

赵庆说,他每月收入有5000元,工作并不轻松。每天5时多起床,最早的仪式一般在早上6时30分,一般上午10时多最忙,忙的时候连水都喝不上一口,咽喉片成了他身上必备的东西。冬天忙的时候,赵庆一天做了6场礼仪仪式。当时,户外北风呼呼地吹个不停,因为礼仪师有着装要求,他上身只穿了衬衣、毛衣和一件外套,下身也只穿了一条保暖裤和一条长裤,在零下2℃的天气里笔直站着。念悼词时,声音不停发抖。

赵庆说,做殡葬仪礼仪师是有条件的,首先是要懂得中国的丧葬习俗、礼仪,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不说是博古通今,起码要知道各朝代、时间段的殡葬文化;要必须能言,丧户家属提出来的要求能做到有问必答,及时满足丧户的需求。“殡葬礼仪师是殡葬单位最吃香的工种,有这些门槛,很多人想当还不一定能当得上”